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观点:家电业不能依靠外资战略投资者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16-08-08 10:08:04【打印】

  引进外资跨国企业作为所谓的战略投资者成为时下家电业的一种时尚。中国家电领域的顶尖公司正在纷纷出让大部分或小部分股权给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成为中国公司所谓的战略投资者。这种股权血统融合化的引资运动成了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之后最新的产业走向。笔者认为这种引血运动的结果值得质疑。
  中国家电公司一直以来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在公司股权结构上稀释国有股权,改变所谓的治理结构,那么公司将会驶入国际化的快车道。这实际上是一个理论误导,因为如果我们的产业不具备全球技术创新的高对抗能力,公司制度面的任何制度创新都没有任何意义,而这种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的举动反而容易掉进一些外资企业的股权介入圈套。长期以来,跨国企业对中国公司一直采取技术封锁的战略,可以说,向外资出让股权在促进自己公司技术进步方面是没有指望的。
  产业成长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规模成长是一种假象。任何一座宏伟建筑物的组成关键是其独特的框架,如果没有框架支撑,再多砖头堆积的结果还是砖头,而不会变化出高大的建筑。整个中国家电业经过20年左右时间的进化已经成就了目前留存在市场上的著名品牌,应该说这些企业是目前中国家电业的希望,这些企业未来的企业性质归属将决定中国家电业未来的成败。全球化的市场布局以及应对全球不同区域的贸易壁垒的技术能力已经不是中国家电企业的成长障碍,而技术创新能力的获取则成为发展瓶颈。今天来看,用市场换技术的战略路径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像中国电视产业因为没有显示方式的国际话语权,任何经营技术的讨论和全球扩张的梦想都显得异常苍白。
  经过第一轮的合资之后剩下的中资公司应该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公司,管理层应该帮助这些公司更好地国际化,而不是推动中国公司向外资靠拢。如果这些中国公司缺少资金的话,说明现有的融资方式本身存在缺陷,或者是管理层没有为这类公司定做资金的辅导计划。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充足,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企业只是完成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战略,而不可能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自己的全球化战略。因此,这种战略投资者的职能值得考虑。
  在中国市场已经基本整合完毕的时候,管理层在控制好中国种子企业的股权安全的前提之下,最重要的战略工程应该是对“国家政策+基础研发体系+企业全球战略”的无缝隙对接进行调整,把中国企业推动到靠强劲的技术创新去突破跨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封锁的轨道上来,这样我们的种子企业才更有希望。
客服中心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8:00 - 18:0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客服


请直接QQ联系!
展开客服